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电竞广告牌背景图片 > 新闻动态 > 《兰亭序》压根不是行书!故宫这件书法揭露真面目,郭沫若的判断是正确的!


《兰亭序》压根不是行书!故宫这件书法揭露真面目,郭沫若的判断是正确的!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8:01    点击次数:158

《兰亭序》既是“天下第一行书”,也是一件饱受争议的作品,它的争议点在于真实性上。从作者、内容再到书法,都值得好好推敲一番。早在唐代时,就有人根据南朝至隋代的文献,指出它的内容经过了删改,字数并不统一,作者也不见得就是王羲之。

图片

而到了唐末,开始有学者质疑其书法的真假,宋代编修《淳化阁帖》时,竟然不收此帖。南宋姜夔也提出疑问:“梁武收右军帖二百七十余轴,当时惟言《黄庭》《乐毅》《告誓》,何为不及《兰亭》?”

图片

到了清朝,李文田、阮元、赵之谦、金农等也都提出自己的看法,《兰亭序》的真伪争议到了“白热化”。李文田指出此作书写风格与东晋不符,内容更是难信:“梁以前之《兰亭》与唐以后之《兰亭》,文尚难信,何有于字!”

图片

建国以后,随着东晋大墓的发现、文物的出土,实物证据更印证了前人的推论。上世纪60年代,郭沫若发表《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》一文,指出《兰亭序》并不是行书,而是一件草书,故宫珍藏的《草书兰亭序》足可证明。

图片

郭沫若进一步解释道:“我乐于肯定《兰亭序》的文章和墨迹就是智永所依托。智永是陈代永欣寺僧,系王氏后裔,能文善书。”智永是王羲之的直系后裔,又曾收藏并临摹此作数十年,他传下来的版本,不论是笔法的纯正性,还是内容的真实性,都远比唐代以来的诸版本价值高。

图片

《草书兰亭序》也即《兰亭八十刻》,递藏有序,故宫此本为明拓宝鸭斋版,白纸挖镶裱蝴蝶装,一共四开半,每开纵23厘米、横9厘米,曾为宋濂、张伯英、容庚旧藏,1970年前后捐给北京故宫。外封题“兰亭八十刻智永”,上署“兰亭诗叙沙门智永书”,款署“绍兴丙辰七月程迈模勒于南陵郡斋”。

图片

唐代张怀瓘评价智永:“半得右军之肉,兼能诸体,于草最优。”《草书兰亭序》与王羲之《十七帖》风格相似,保留章草、隶书笔意,高古自然、妍美潇洒,是我们领略魏晋正宗草法的“敲门砖”。

图片

此作露锋起笔并中锋而行,笔画圆劲,提按含蓄,轻重、粗细、藏露变化自然,无刻意之笔。转折处以圆为主,内含劲力,似“折钗股”。结字有章草之疏朗,兼得右军之险绝欹侧,俯仰顾盼,摇曳生姿。纵览全卷,笔画、结字精妙细腻,法度丰富多变,值得长期临摹学习。

图片

而今,我们将此作进行了博物馆级的超高清1:1复制,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,便于您临摹和欣赏。如果您感兴趣,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!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长寿第一水(柠檬水长寿第一海鲜...(虾) 长寿第一禽肉..(鸡肉)
下一篇:没有了